海参网 > 海参养殖技术 > 刺参的病害和敌害

刺参的病害

(一)刺参病害的历史和现状

刺参的病害伴随其养殖而发生,并且随其养殖的发展而趋于严重。这与其他养殖对象种的病害基本是一致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刺参人工育苗的探索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病害。其中胃溃烂、后来所说的“化板病”和稚参溃烂病都是当时危害很大的病害,对刺参的人工育苗造成很大影响。因为当时刺参的人工养殖基本上尚未开展,自然谈不上养殖刺参的病害。20世纪末以来,刺参的池塘养殖在山东、辽宁沿海迅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一再增加。1/15公顷(亩)放苗量由5000〜7000头增7000〜10000万头,有的甚在1万头以上,养殖经济效益已经明显地显现。据悉,2003年山东、辽宁两省的养殖刺参总产值已达100亿元以上。刺参养殖业已经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重要新兴产业,发展势头仍然迅猛。大规模的人工养成刺激了人工育苗的发展。本来育苗能力就不算小的山东、辽宁,新的育苗厂又不断出现。据估计,辽宁省的总育苗水体已超过200万米3,山东省的总育苗水体恐怕不在辽宁之下。

大规模的高密度持续养殖,必然出现严重的病害。2003年以来,刺参的病害已经成为引人注目的问题。局部的大量死亡时有发生。2003—2004年度造成经济损失20亿元以上。根据刺参池塘养殖的发展势头和养殖方法,其病害有可能呈现严重的趋势。

(二)刺参的主要疾病及防治措施

1.胃萎缩 (胃溃烂、烂胃)刺参耳状幼虫的胃萎缩病,又称胃溃烂,俗称烂胃。胃萎缩在耳状幼虫的各个时期都可能发生,但以中耳状幼虫后期和大耳状幼虫发病率较高。其症状先是胃壁增厚、胃部缩小、胃腔狭窄,后逐渐缩成棒状,并呈糜散性溃烂。在病症的早期阶段已不能正常摄食,以后基本空胃。因不能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量而无法继续生长和发育,更不能变态为樽形幼体。可以说,胃萎缩是刺参耳状幼体培育阶段最常见的疾病,因而危害很大。刺参浮游幼虫培育失败,大多数是该病造成。

胃萎缩是胃溃烂的早期症状,胃溃烂是胃萎缩继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胃萎缩不能,就应该放弃,重新布置幼虫。不要等到胃溃烂之后再行放弃,那样只会耽误时间,增大投入。本着“早珍断、早”的原则,此病定名为胃萎缩病似乎更好。胃溃烂和烂胃所表述的意思是一致的,只不过有雅俗之分罢了。

造成胃萎缩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单细胞藻饵料质量差 在第二章浮游幼虫培育部分,对单细胞藻饵料的质量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且一再强调单细胞藻饵料的重要性,其意义就在于防止耳状幼虫出现胃萎缩。但是,在育苗生产中,投喂老化甚腐败变质的单细胞藻饵料和被原生动物污染的单细胞藻饵料的事仍时有发生。投喂这样质量不好的单细胞藻饵料,很容易造成耳状幼虫胃萎缩。对于投喂质量不好的饵料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有的生产厂家还不很了解,但多数生产厂家不是不了解,而是没有质量好的单细胞藻饵料可供投喂。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客观是由于水温已经较高,单细胞藻的培养难度增大,容易发生污染。主观上则是对单细胞藻的培养不够重视。有的生产厂家把单细胞藻的培养看作辅助部门,人员未经培训,主要技术人员对单细胞藻的增殖规律不了解,对单细胞藻的质量判断不清,对单细胞藻培养中出现的异常现象不认识,因而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

投喂的单细胞藻饵料的种类不适宜,也可导致耳状幼虫胃萎缩。例如,单独投喂扁藻。另外,投喂鼠尾藻磨碎液、面包酵母等代用饵料,也可造成胃萎缩。

(2)受精卵质量差 受精卵的质量差在孵化阶段,甚在小耳状幼虫阶段可能未显现出来,到中耳状幼虫和大耳状幼虫阶段会显现出来。其表现是胃萎缩。受精卵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亲参的质童。亲参质量差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人工升温培育的亲参,升温过快,饵料欠缺或者饵料的质量低下,造成亲参营养不良,卵子积累的营养物质不足。二是生殖季节从自然海区采捕的亲参,釆捕过早,暂养时间过长。暂养时未投饵或者因水温过高(18°C以上),虽然投饵亲参已很少摄食或根本就不摄食,造成亲参消耗大,卵子中的营养质积累不足。

(3)感染 近几年,有人认为是因为弧菌等感染致病(邓欢’、隋锡林,2004)。印庚等已分离出2株致病菌。于东祥认为,耳状幼体烂胃,在性质上类似于幼参和成参的排脏。不利条件的超限作用是致因。

在致病原因搞清之后,防治就变得简单了。防治措施是,其一,按照第二章所述采捕和培育亲参。保证亲参的质量,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受精卵。其二,按第二章所述,严格把握单细胞藻的质量和投饵数量、投饵种类。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因投喂的单细胞藻饵料质量差而导致耳状幼虫胃萎缩,施加素只能延缓病症的进程,而不会。如果胃萎缩较轻,在改投质量好的单细胞藻的同时,施加2〜3毫克/千克浓度的广谱素(四环素、青霉素、链霉素)尚有的可能;如果胃萎缩较重,则无法。如果以上两点确已落实,仍发生胃萎缩,就要考虑水质的原因了。除了加大育苗用水的净化处理力度外,还可以施加2毫克/千克浓度的广谱素。

2.稚参解体病 (化板病)稚参解体病常发生在稚参附着后10〜20天内。该病发病快,传染性强,稚参死亡率高,是稚参初期培育阶段发生最普便、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疾病。其危害严重程度不亚于耳状幼虫的胃萎缩病。

该病的症状是,稚参活力变差,附着力减弱直消失,身体缩为球状。有些个体从附着基上滑落池底。有的个体,被一层透明的薄膜包被。稚参逐渐溃烂直全部解体。在附着基上和池底留下大量骨片。

致病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底质的生态环境恶化 刺参的幼体从营浮游生活的耳状虫变态为营底栖生活的稚参,生态习性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稚参的粪便连同残饵都沉积于底质(包括附着基)上,通过水交换已不易排出,也难以清除。稚参的‘栖息环境明显不如耳状幼虫,而且稚参对水体的空间利用也不如耳状幼虫。稚参直接栖息的空间,往往是池内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容易发病,是不难理解的。

(2)底栖硅藻老化, 也是造成稚参解体的重要原因有的生产厂家预先在附着基上附着底栖硅藻。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是育苗室内的光照强度却很低,底栖硅藻几乎不可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却不会停止。在这种情况下,底栖硅藻不但不能使池内溶解氧增加,反而会使局部溶解氧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得不到光照的底柄硅藻,容易老化,当其附着密度大时,老化更快,老化严重呈片状脱落,继而被微生物分解成絮状。这样,不但其饵料价值丧失,而且严重败坏水质,污染环境。稚参必然发病死亡。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如果蛋白质含量过高,或者投喂量过大,残饵多,也会污染环境,造成稚参发病。

(3)水交换不良 是造成底质生态环境恶化的另一个原因水交换是改善池底生态环境的一个经常措施。水总是容易从阻力最小的地方通过。波纹板框架式组合附着基的附着板之间间隙很小,水交换较差,而这却是稚参分布密度较大的地方,容易出现局部环境恶化,稚参解体。

(4)感染 据印庚(2005)报道,有三株革兰氏阴性可感染稚参致病。现已鉴定出一株弧菌为致病菌。

及时净化底质,保持好的生态环境,是稚参解体的最重要方法。如果附着基上预先附着底栖硅藻,一定要给予适宜的光照强度,并且底栖硅藻的附着密度不易太大。具体做法请按第二章有关部分所述实施。

如果发现稚参患病,可施加喹诺酮类素。

3.稚参溃烂病 笔者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曾对稚参的溃烂病进行过研究,描述了稚参溃烂病的症状,分离出一株致病菌,提出了措施。1980年三个小池曾育出0.5毫米的稚参近15万头,但培育到体长5〜10毫米,每池仅存活50〜60头,死亡率几乎达。观察发现,稚参先是身体收缩,附着力降低。身体由半透明状变为乳白色,并伴有局部溃烂。骨片倾倒,脱落。随着病情加剧,体壁出现明显溃烂形成的孔洞,尔后溃烂孔洞逐渐扩大,继而体壁大部分烂掉,仅剩部分体壁与触手、消化道相连,但这时触手尚可活动。触手也失去活动能力,全身解体而死亡。

从患病稚参分离出4株。重新感染实验表明,一株黄色杆菌为致病菌。体长5毫米以下的稚参比较容易感染。48毫克/升浓度的四环素有明显的防治效果。施药后已经感染并局部溃烂的稚参,溃疡面逐渐愈合。愈合部骨片复生。以后的试验表明3〜5毫克/千克浓度的四环素即有防治效果。其他广谱素,如青霉素,链霉素亦有效。

底质生态环境恶化是稚参溃烂病发病的根本原因。防治只能作为辅助手段,根本的措施是及时净化底质,保持好的生态环境。具体做法第二章有详细阐述。

4.腐皮综合症 该病又称溃烂病、烂皮病、化皮病、摇头病、肿嘴病。

(1)症状及致病原因 该病是近几年发现的刺参病害。该病的症状是,轻微感染的刺参有的有摇头现象,故称摇头病。后来口部出现感染,口部肿胀,摄食能力大为降低,故称肿嘴病。同时触手反应迟钝,并伴有大量排脏现象出现。随着病情的加重,先是口部和腹部出现溃烂,继而溃烂面扩展,体壁大部分溃烂而死亡。

该病的名称比较混乱。有的是学者命名,有的则是群众的叫法。“摇头”和“肿嘴”只是该病的部分症状,由此命名显然有失偏颇。刺参的皮肤受到机械损伤后,常出现“自溶”现象。这是因为其皮层中具有泡状细胞,能分泌释放自溶酶,使皮层自溶。但大量刺参出现此种现象,显然不是机械损伤所致,而是感染造成的溃烂。所以溃烂病和烂皮病的叫法,似乎比化皮病更确切。据笔者的理解,死而烂通常称为腐烂;活而烂通常称为溃烂。而且“腐”的不仅是皮,而是皮肤肌肉囊。“腐皮”一说似乎也值得推敲。好在我们研究的是病害防治,不必太计较其名。相信其名称最终能够统一。

该病在室内越冬保苗期间和室外池塘养殖期间均有发生,而且感染率高,传播快,危害严重,能造成刺参大量死亡。

据印庚(2004)报道,该病多以感染为主,常伴有霉菌以及寄生虫的继发性感染。不同地区刺参的致病菌不同,即病原菌具有地域性和多样性。已分离出属于弧菌和假单胞菌属的两种革兰氏阴性菌为致病菌。

致病的根本原因仍然是生态环境,特别是底质的生态环境恶化。

(2)防治方法

①及时净化底质:保苗池净化底质的方法是倒池和全换水。倒池后对池子进行处理,净化得比较彻底,但频繁倒池参苗易受伤。全换水净化池底及时,但不够彻底,二者可结合运用。附着基的净化靠洗刷。发现附着基上絮状沉积物很多,就要把参苗刷下来清洗。如果附着基发黏,甚发臭,则参苗必然发病。

养殖池塘底质的净化比较困难。加大换水量是个办法,其对水质的改善效果较好,对净化底质也有作用。但仅靠换水净化底质则远远不够。底质污染较轻微的池塘可施生石灰,用量为1/15公顷(亩)30〜40千克。也可施用二氧化氯、二溴海因、聚维酮碘等剂。用量为1/15公顷(亩)0.1〜0.2千克,每7天施1次。用增氧机增氧可以促进底质有机质的有氧分解,对净化底质亦有作用。养殖刺参时间较长,底质污染较严重的池塘,则要彻底清淤、,净化池底,同时要清洗海参礁。

②提高饲料质量,控制好投喂数量:质量良好的配合饲料应该是营养丰富而全面,不易流失,损耗少。投喂优质的饲料,刺参生长快,活力强,增加了抗病能力,而且可以减轻污染。投饵量过大、残饵多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投饵量是个不太容易控制的因素,但却又是个必须控制好的因素。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仔细观察刺参的摄食情况,适时调整投饵。

③保持适宜的养殖密度:所谓适宜的养殖密度,就是养殖密度与其生态环境相适应。养殖密度大,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例如,投饵量要相应提高,残饵和粪便增加,污染加剧。同时高密度养殖产生的拥挤效应,造成生长缓慢,活力下降,容易患病。目前池塘养殖的放苗量一般每1/15公顷(亩)都在5000头以上。有不少在7000头以上,个别甚超过1万头。养殖密度过大,是目前刺参池塘养殖的普遍现象,应引起注意。

④把握苗种的质量:池塘养殖放苗初期的患病死亡,往往与苗种质量有关。苗种运输中皮肤损伤和排脏的个体,也容易患病死亡。另外,长时间大量施用素培育的苗种,应视为劣质苗种,不可使用。

⑤加强水温调控:夏季池塘的水温经常接近甚达到刺参适应水温的上限,这对夏眠期的刺参极为不利。池水浅的池塘,往往会在高水温期患病。冬季的低水温对刺参也很不利。因此,要加大水深,调控水温。越冬保苗期间,水温不易很低,保持在10°C以上。

⑥:对于此病早发现早。在参苗发病初期,施用3〜5毫克/千克浓度的四环素或2〜3毫克/千克浓度的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有比较明显的疗效。连续施药3天,基本可以。如果症状很重,则难以有效。

(三)病害防治的理念

养殖对象患病,病原体固然是个重要的因素。但是,像刺参池塘养殖这样大规模的养殖,要杀灭病原体既不现实,也无必要。笔者在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虾病曾提出,病害只是现象,环境恶化才是根源。并非没有必要,但是环境问题不解决,病害将防不胜防,治不胜治。长期大量施用,不仅会造成新的污染,增强病原体的抗药性,而且还会降低养殖产品作为食品的安全性。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池塘养殖中国对虾的病害防治就是个惨痛的教训。当时每生产1吨对虾,大约需要人工配合饲料3.0〜3.5吨。人工配合词料以粗蛋白含量35%〜40%,粗脂肪含量4.0%〜4.7%,磷含量成0.6%〜0.8%计算,相当于投放粗蛋白1.125〜1.313吨,投放磷0.021〜0.025吨。对虾中蛋白质含量以10.25%,磷含量以0.13%计算,相当于收获蛋白质0.131吨,收获磷0.0013吨。而残留的蛋白质为1.12吨,残留的磷为0.0217吨。1988—1992年,我国养殖对虾产量为20万吨左右,相于每年向海中排放22.4万吨蛋白质和0.43万吨磷.其后果是水体富营养化,赤潮频繁发生,养殖对虾病害越来越严重。从80年代末开始,对虾发病面积越来越广,病的种类越来越多,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到1993年全国范围出现了虾病大暴发,养殖对虾大量死亡。这期间为了防治虾病,尽管投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使用了各种剂、素乃,但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刺参的池塘养殖是否能出现上述状况,尚难以预测。不过,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如不加以控制,出现上述状况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海洋动物病害防治的困难在于,由于其生态特点,很难在其体外和体内造成有效的浓度。刺参也是如此。由于刺参具有独特的排脏习性,患病刺参往往会先行排脏,口服已成为不可能,更不要说在体内造成有效的浓度了。

刺参的池塘养殖应该加强宏观控制,大力提倡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

提示:海参官网是行业权威网站,海参鉴定真伪、价格评估、购买试用装,开店加盟、批发、学习交流,请加晓静微信号:13889481795

海参微信号微信号:13889481795
海参知识
海参百科
海参图片
Copyright © hshen.cn辽ICP备19015962号-2